4月9日,广东省2022年非遗学堂“食尚说”知识普及讲座在广东省文化馆开讲,赤坎区省级非遗项目“湛江干鱼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黄伟军应邀为听众网友讲授了《湛江海洋文化与干鱼制作技艺》。
干鱼制作技艺。图片来源:广东省文化馆
湛江干鱼制作技艺讲座开播
据悉,为深入打造“色香味俱全”的非遗美食之旅,配合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发展要求,践行“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理念,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主办了“非遗学堂”系列(食尚说)知识普及讲座。
该讲座依托广东省内与饮食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带领群众走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界,讲述岭南各地的饮食风味与百姓生活习惯,探寻食物的历史源流与社会文化的变迁。“食尚说”系列每两周邀请一位非遗研究专家或传承人来分享非遗美食文化和知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下结合技艺展示和美食品鉴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目前,已邀请了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汕头卤鹅制作技艺、陆河擂茶制作技艺、湛江干鱼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特色美食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系列知识普及讲座。
其中,4月9日,赤坎区省级非遗项目“湛江干鱼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黄伟军应邀为大家讲授《湛江海洋文化与干鱼制作技艺》,通过讲述雷州半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让众人领略了湛江海洋文化,同时结合图片、视频形式让大家深刻了解湛江干鱼制作技艺的传承及湛江干鱼制作的创新发展与文化推广。
除了线下讲座外,此次活动还在广东省文化馆官网、省文化馆哔哩哔哩直播平台、“花城+直播平台”等同步线上直播,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非遗传承人传授干鱼制作技艺
干鱼,是用盐腌晒干的鱼,俗称“咸鲜鱼”或“鱼干”或“咸鱼”。古人有“鱼之味,乃百味之味;食之鱼,百味无味”。无独有偶,老祖宗造字时将“鲜”字归为鱼部,而不为“肉”部,可见,鱼被公认为“鲜”的极品。
干鱼看似质朴,实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价值。在湛江,有很多地方清明祭祖时保留用干鱼做供品,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干鱼也是湛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元素,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咸鱼生蒜腩肉煲”,无论是旅居国外或异乡的乡亲,总是忘不掉家乡的美味,回到湛江是首选的佳肴,一吃解乡愁。
9日讲座上,黄伟军如数家珍地介绍,“湛江干鱼制作技艺”项目于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作为非遗传承人,黄伟军除了传授家人干鱼制作技艺之外,还积极地授徒传艺、开展知识讲座普及,从干鱼制作材料的选择、开片的厚薄、浸泡的时间、盐腌的配比、晾晒时间及水分的控制、回鲜的处理等多道技艺的关键控制点全都毫不保留地予以传授。近年来,黄伟军积极参加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展示展演活动,推动湛江干鱼文化的传播和壮大品牌的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而湛江干鱼制作技艺属于非遗项目里的传统技艺类。为了使这一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2019年,黄伟军自筹资金建设了“湛江干鱼非遗馆”,这也是湛江市第一家民间非遗馆。该展馆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渔家味道。展品琳琅满目,有鱼网、鱼篓、鱼灯、鱼桶、鱼缸、斗笠、蓑衣及各种捕鱼工具,还有珍贵的鱼化石等,这些都是从民间收集的实物。馆内展示了渔家灶头、腌鱼、晒鱼等场景,同时运用声像介绍干鱼的制作技艺,此外还陈列了10多幅著名画家阎大钧创作的表现渔家生活的油画作品,为展馆增添了艺术色彩。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