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南极村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网红打卡点”,每年吸引上数十万旅客前来游玩体验,有力拉动住宿、餐饮的蓬勃发展。(1月13日《湛江日报》)
“年初一到初七的8间房子已被预订满了”——徐闻角尾乡放坡村,南海别院妙享生活民宿负责人的一番话,成了当地民宿又成“爆款”的生动缩影。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又逢新春佳节将至,不少人都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寻找那久违的“诗与远方”。当此之际,近年大打“文旅牌”“民宿牌”的徐闻角尾乡,再次显示出了其独特优势——目前角尾民宿有约70间,另有3家民宿在建;民宿客房422间,床位745个。
以“民宿”为着力点推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角尾乡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
首先,在外部设计上保持原生态,让乡村民宿具有辨识度和实用性。游客选择远离城市、深入乡村的原因之一,就是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在设计装修中,乡村民宿应尽量保持修旧如旧,保持原汁原味的建筑风格。各地要发挥地域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找准民宿的特点。比如南极村民宿,紧扣当地海洋、珊瑚等特色主题设计,取材当地珊瑚石打造“会呼吸的房子”,给游客带来与“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不一样的体验。而且民宿与民宿之间、甚至同一间民宿的不同房间,既有相似风格,又有细节区别,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其次,在内部运营中发展新模式,从服务和产品等方面提升游客体验感。乡村民宿不仅是为了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更是“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近年,角尾乡着力培养一批年轻的“民宿管家”。一批有抱负、有创意的年轻人,以民宿产业为支点,深挖当地文旅资源,撬动了餐饮、娱乐、购物、农业、文创等相关行业发展。看到能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越来越多年轻劳动力回流乡村,诸多创业创新要素往乡村集聚——以民宿经济为支点,角尾乡“四两拨千斤”,撬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一种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意识。湛江日报《乡贤装路灯照亮幸福路乡村旅游吸引八方来客》这篇报道里,前半部分写角尾乡乡贤助力装路灯,后半部分写角尾乡民宿发展,看似互不关联的两件事。但实际上,角尾乡大多数民宿,一直缺乏“夜游”模式。白天里特色各异的诸多民宿令人惊艳,但入夜之后,缺少“夜游”模式的乡村总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进一步开发“夜游”,除了能激活“夜经济”,更能有效地让游客从“一日游”变成“过夜游”“多日游”。皆因“夜游”带来的乡村“另一面”、“湛江夜宵”的口碑,都会令游客不愿错过。而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开发“夜游”模式的基础和前提。这种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的做法,才是一地民宿从“网红”变“长红”的有效路径。
建议角尾乡在民宿产业上进一步做好客户群细分,根据不同游客群体需求,制定个性化产品及服务。比如,对于中老年群体、“阳康”人群,可以开发“康养”“元气”模式,在乡村生活和“原生态”环境中享受几天慢节奏生活;而对于年轻消费群体,则在创意玩法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增强网红打卡点的潮流设计,同时加强网络化思维打造具有角尾乡辨识度的民宿小场景。
责任编辑: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