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快讯 >

速讯:使命催人奋进 实干成就梦想

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基地。(资料图) 记者 张锋锋 摄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关键词、新提法?又释放出我市哪些高质量发展信号?

记者采访与会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带你一起解读。


(相关资料图)

奋力争当新时代湛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报告原文:大力推进东海岛产业园区扩园工程,加快扩园基建项目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打造具有全球引领力的重大产业平台。科学规划布局,谋划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支持奋勇高新区与湛江经开区融合一体化发展,加快建成一批标准厂房,扩大湛江东盟产业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解读:市人大代表、副市长、湛江经开区党委书记、湛江奋勇高新区党委书记李汉东表示,2023年,湛江经开区、奋勇高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依托大项目支撑低碳冶金、绿色石化等大产业,围绕巴斯夫、中科炼化、宝钢湛江钢铁等龙头企业,大力招引“链主型”企业和产业链关键企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把东海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力的重大产业平台;充分发挥湛江经开区、奋勇高新区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专项指挥部和联合党委的作用,推动湛江经开区与奋勇高新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东海岛—奋勇片区)高水平规划建设。

目前,湛江经开区、奋勇高新区积极抢抓RCEP新机遇,依托东海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钢铁、绿色石化基地的契机,加快推动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对接RCEP工作,高水平规划建设奋勇东盟产业园,为湛江大制造业产业平台提供支撑。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争取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资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资源,坚持资金、要素、服务跟着项目走,全流程、精准化保障项目实施建设。

下一步,湛江经开区、奋勇高新区将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攻坚”行动,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尽快开工、尽快投产、尽快达产,奋力争当新时代湛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湛江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报告原文:制定“制造业当家”五年行动计划,以“链长+链主制”为抓手,推动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吸引配套企业集聚,打造三大支柱产业集群。

解读:市人大代表、市发展改革局局长郭雄表示,市发展改革局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劲头,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制造业当家,全面提升对重大产业项目和企业的服务水平,推动全市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实施“链长+链主制”,推动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2023年,全市初步安排重大制造业项目(含能源项目)78项,总投资216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0.88亿元。加快建设宝钢湛江钢铁氢基竖炉项目,开工建设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壮大绿色钢铁产业集群;推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推进中科炼化二期前期工作,加快建设2#EVA等5个新增项目,做强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加快廉江核电项目一期、乌石油田群开发、京信电力一期等项目建设,做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开工建设中国纸业南方基地高端包装新材料、金发科技ABS合成改性一体化等项目,着力发展高端制造、新材料、新型储能、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家电、家具、食品、制糖、羽绒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省给予广东·海南特别合作区、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更多政策支持,推进相关前期工作,加快合作区核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推动将湛江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列入首批省级重点建设主平台,加强与广州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支持国家级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区和各县(市)“一县一园”载体建设。

三是做好重点项目暖企服务,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深入开展“竞标争先”精准服务企业、项目活动,充分发挥全市稳投资工作专班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的作用,打造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好格局。

GDP目标增长6%

报告原文:坚持“项目为王”“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

解读: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6%,要实现GDP增长目标,必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大项目无疑是拉动投资最有力的“引擎”。报告提出,坚持“项目为王”,今年将推进542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约1028亿元。

郭雄表示,2023年,发改部门将全力以赴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492亿元,努力突破1500亿元台阶。将充分发挥全市稳投资工作专班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的作用,保障项目用地用海用能等要素,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增效。在全年初步安排的542个重点项目中,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152个,建成重点项目110个。其中,拟开工建设金发科技ABS合成改性一体化、中国纸业南方基地高端包装新材料、湛江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宝钢湛江钢铁氢基竖炉系统、中科炼化2号EVA项目、广东廉江核电一期项目、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工程等项目。

“拿地即开工”将成为常态

报告原文:坚持以动工看实绩。

解读: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快速落地,报告提出“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等优质产业项目用地用能需求,推动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招商引资要坚持以动工看实绩,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力争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市工信局局长孙正浩表示,今年该局将狠抓项目开工,推进工业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将于近期出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和《工业项目全程代办制实施方案》,力争我市项目从立项到开工45天之内完成审批。同时,将成立重大制造业项目前期工作指挥部,处理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投产过程中有关工作,继续采取项目分级分层管理和落实定期调度机制、跟踪服务和促投资机制,和市直部门及县(市、区)形成合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

报告原文:推进调顺东二路等9条市政道路建设,实施人民大道、海滨大道、椹川大道和乐山路交通综合改善工程,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

解读: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从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的角度出发,实施了街路更新、背街小巷改造等大批项目,推进道路交通“微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更好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我市今年将逐步对“三纵一横”干道(人民大道、海滨大道、椹川大道、乐山路)进行整治,破除绿化分隔带进行道路拓宽增设机动车道、新施画标线、增设交通流量检测设备等,提高其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同时,将推进调顺东二路、建设路、军港大道二期等9条市政道路建设,不断扩大城市路网覆盖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打造特色“夜经济”

报告原文:支持创建赤坎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解读:市政协委员江伟智表示,湛江正在着力打造特色“夜经济”地标,加快集聚区域消费资源。以金沙湾片区为主的环湛江湾滨海商圈是湛江商业最具活力的街区。金沙湾位于赤坎区东海岸,作为4A级景区,这里配套设施完善,为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广东积极扶持8个城市,构建“1+1+6”消费中心城市格局,湛江是全省支持培育建设的六大“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是文化和旅游消费活跃程度的“晴雨表”。市文广旅体局正积极与省厅沟通对接,增强薄弱环节的整改。同时联合赤坎区、市旅控集团继续深化合作,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争取创建成功。

推动高快速路市区成环、半岛成网

报告原文:推动市内路网成环。

解读:推动道路成环成网是发挥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提升路网整体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建成一批重大公路项目,基本搭建了公路网主骨架。在公路网主骨架基本成型的基础上,接下来路网建设的重点将在于补网强链,推动高快速路市区成环、半岛成网。

南三岛至东海岛海底隧道、调顺岛至海东新区跨海通道等项目是市区高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南三岛至东海岛海底隧道衔接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和东雷高速两大通道,是湛江环城高速的重要一环;调顺岛至海东新区跨海通道沟通湛江湾东西两岸两大城市开发平台,是市区干线路网二环路的重要一段;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湛江段是全省里程最长的一段,是沿海国道G228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建设这些大通道对补强市区骨干路网、促进城市重要片区开发、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力争年底前建成千兆城市

报告原文:建设千兆全光城市。

解读:当前我市坚持“千兆引领、百兆起步”,实施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电子政务外网工程等项目,推进光纤网络建设和扩容,全面提升光纤网络覆盖水平。《湛江市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实施细则》印发,将光纤到户新国标纳入楼盘项目综合验收流程,全市新建小区光纤到户国标执行率100%。目前正在全力加快千兆宽带网络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千兆城市。我市已实现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100%通达,5G基站数量居粤东西北城市第一,实现市区、县城、乡镇、行政村、重点工业园区5G网络覆盖,部分农村规模覆盖。

组建现代农业集团

报告原文:深化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组建现代农业集团。

解读:市人大代表彭小强表示,要发挥我市农业资产资源优势,加快整合盘活资源,组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服务现代乡村产业发展需要。

新组建的农业集团在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综合实力、全面强化食品物资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将探索以工业化组织形式和互联网思维打造国有农业发展平台,运用产业思维整合项目、整体推进,在服务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公益性项目上,提高现代农业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上实现双赢。加强对农业产业链上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及关联的价值链、信息链、物流链等环节的产业配套,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好县、镇、村三级有效连接

报告原文: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解读:市政协委员罗青文表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在国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提出的,为今后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

该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既要摸清“家底”,更要激发潜能。明确摸清当地特色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衔接,做好县、镇、村三级的有效连接,盘活县、镇、村的“发展一盘棋”。针对经济发展薄弱的镇域村域,加大扶持力度并加强科学指导、商机联动,帮助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精准帮扶的延续。立足实际摸清“家底”,孵化出特色优势产业是其重要方向。

推进重点片区和城中村改造

报告原文:建设城市更新综合信息系统,加快旧大天然(二期)、南油(首期)、文保北项目建设,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个,试点“工改M0”,推进“工改工”。

解读:记者从市城市更新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工改工”“工改M0”(工改新型产业用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的方案编制,学习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城市经验,加快制定《湛江市加快推进“工改工”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工改工”“工改M0”产业导入的策略与路径,推进一批政府主导的“工改工”“工改M0”试点项目规划编制。开展城市更新品质提升专项规划和品质提升建设指引工作,使环湾地区、历史老城区等重点地区有机更新。

在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工作方面,重点谋划北站枢纽、草苏片区、文保片区、金沙湾片区,推进赤坎旧大天然片区升级改造项目和南油产业城(首期)“三旧”改造项目。推动各县(市、区)按照实施计划,通过“微改造”和旧村、旧城改商业、居住等方式,推进重点片区和城中村改造。

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报告原文: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各县(市、区)创建1个以上教育共同体,打造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试验区。

解读: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1月,我市被正式立项为全省13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之一,实验区建设实施周期为3年,今年1月至2025年11月开展改革实践,2025年12月总结提炼经验。我市将依托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带动县域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同时聚焦校内“提质”和校外“减负”,加大学位建设投入,实施控辍保学、护校安园行动方案,推动全市各县(市、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市教育部门将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办好县域内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发挥“三所学校”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各县(市、区)于2023年至少创建1个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带动县域教育质量提升。

全域滨海旅游以“景城一体化”为核心

报告原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区。

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我市将围绕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部署要求,打造国家级旅游品牌。其中包括建设“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独具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使红树林生态旅游成为湛江旅游的新引擎。结合建设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半岛先行段,完善滨海旅游路网规划建设,把分散在各县(市、区)的红树林滨海旅游景点连接起来。

我市将整合滨海资源,建设“国家级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区”,编制实施《湛江市全域滨海旅游规划》,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以“景城一体化”为核心,以“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为主体,依托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发展环雷州半岛滨海旅游产业带。

打造“非遗学院”

报告原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成粤桂边区革命纪念馆,活化传承醒狮等非遗项目,打造“非遗学院”。

解读: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获悉,我市拟在寸金桥公园烈士纪念碑右侧地块设立粤桂边区革命纪念馆,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研究粤桂边区人民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资料。

市非遗展览馆地处赤坎区寸金二横路,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载体。观众可通过AR、VR等沉浸式体验,感受湛江非遗之美,吸引年轻人爱上非遗。市非遗展览馆将利用群文培训平台,联合人社部门举办非遗职业化培训,联系高校打通非遗学历教育通道,建成湛江非遗学院。

关键词: 重点项目 城市更新 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Rex_10

推荐阅读

魔兽世界瓦斯琪攻略

· 2023-02-10 07:54:30

黄轩星盘看另一半

· 2023-02-09 23:59:1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