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快讯 >

当前快报:创新探索“非遗+短视频”传播模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9日,农历正月十九,是赤坎区文章湾村年例的日子。2月10日,一个关于文章湾村簕古龙的短视频在湛江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浏览量、点赞数节节攀升。

扎“龙骨”、裱“龙皮”、装“龙筋”、连“龙衣”、饰“龙鳞”、点“龙睛”,伴随着锣鼓声和喝彩声,簕古龙在赤坎区文章湾村大街小巷穿梭起舞……跟着短视频,我们得以“零距离”欣赏到簕古龙制作、展示的全过程,短短1分多钟的视频,让人对这全植物纯手工制作的“生态龙”赞叹不已。

簕古龙,不仅是湛江本土特色文化的瑰宝,说是眼下“绿美湛江”的一张闪亮名片也不为过。《雷州府志·地理·土产》记载:“橹罟子,叶如剑,宽寸余,长三五尺,两边及脊各有刺如锯齿,子似草木波罗子,但缝深至心,瓣瓣攒聚,裂而视之又似木波罗之包,甘腻可食。”这里说的“橹罟”,也称簕古、露兜子、假菠萝,“簕古龙”正是以红土地盛产的簕古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独特的舞龙类型。以橙子作龙眼、柚子皮作龙鼻、菠萝皮饰龙额、簕古叶扮龙角、剑麻片表龙舌、榕树气根作龙须、再嵌以簕古果作龙牙,光是看这“龙头”制作,就知道这“生态龙”有多么贴切。簕古龙,只有在赤坎文章湾村才有得看,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7月20日,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簕古龙短视频受热捧,更让我们看到了湛江非遗传统手艺传承与宣传的创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非遗文化要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触网”“上云”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在一些自媒体“流量至上”的操作下,有些非遗项目传播出现表象化、娱乐化现象,一些自媒体、社交平台账号为了获取短期经济收益选择易夺人眼球的内容,造成非遗项目在传播中被误读,其中的文化精髓被忽视。要扭转这种现象,主流媒体、相关部门就必须进入“主战场”,占领“新高地”。在这次簕古龙文化的传播中,湛江就做到了。没有一味追求与新技术结合,没有过多地在所谓的拍摄技巧上“炫技”,而是重视对内容的精心打造,重视非遗文化本身的内涵,更从情感维度、关系维度等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看到的簕古龙视频,是生动的、是鲜活的、是“很湛江”的。

对于传统手艺,年轻人只有了解、理解之后,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享受它、传承它。短视频在这方面,作用不可小觑、无可替代。继续创新探索“非遗+短视频”的传播方式方法,对于湛江非遗传承、保护和宣传来说,十分重要。主流媒体和相关部门,更要提高站位,从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生态的角度去制作非遗文化短视频,比如看到簕古龙,就想起“绿美湛江”。不走过度商业化的发展道路,不哗众取宠追求流量至上,而是让非遗文化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标识,让市民、游客对其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如此,湛江的非遗文化传播方能在赢得大流量、更具正能量。

关键词: 相关部门 主流媒体 作为一种

责任编辑:Rex_11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