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快讯 >

热点!让“红树林之城”林更“红”城更旺

美丽的湛江红树林。


(资料图片)

2月12日—13日,中国(湛江)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高端论坛暨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第三次大会在湛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红树林及相关领域的职能部门、科研院校、社会团体与企业代表共3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点‘湛’红树林,拥抱海洋蓝”主题,共同研讨交流红树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战略、新格局,以推动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和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

此次大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指导,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联合主办,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和湛江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等协办。

湛江未来:海更蓝林更“红”

麦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一级研究员):湛江是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且种类十分丰富,红树林是湛江极具特色与优势的城市名片。湛江基于自身特色优势资源和条件,提出建设“红树林之城”,是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红树林在碳库、鱼类工厂、海岸防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与生活的重要生态系统。然而,目前全球的红树林面积正在急剧减少,因其减少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对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十分必要和紧迫。

我由衷希望,无论是专家学者或行业代表,还是政府管理者或社会公众,大家要携起手来,为红树林的修复和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祝福湛江,未来海更蓝水更清林更“红”!

价值非凡:涉生态经济文化

冉东亚(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二级巡视员):红树林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在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2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行动目标和任务安排。

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的贯彻实施,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手册》,指导各省区有序开展种苗培育、良种选育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工作;加强红树林保护地管理,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将红树林、红树林宜林地以及养殖塘调出保护地;强化科技支撑,组建了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国家创新联盟。

2022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全社会强化红树林保护修复提供了法律遵循,推进了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力度。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组织编制完成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提升红树林保护修复水平;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提高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水平;开展一系列的国际合作,推进我国红树林的生态保护修复进程。

营造任务:湛江占全省逾半

康晋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创新性提出创建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并在江门镇海湾、湛江雷州半岛沿岸率先开展首批示范区建设工作。

我们还积极推动广东红树林保护修复管理试点方案印发实施,在湛江等地打造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模式。目前我们正在编制《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计划出台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技术等指引,进一步指导营造修复工作。我们将红树林营造修复,作为中央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和省级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内容。我们还制定了红树林营造修复奖惩措施。

广东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湛江红树林面积占全省的60%,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湿地生态恢复的成功范例。近年来,湛江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开发了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为红树林生态价值实现途径提供了示范。湛江还在东海岛建设了全省首个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共存模式试验基地。与此同时,湛江也承担了全省超过50%营造任务。

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廖宝文(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兼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学术主任):举办本次高端论坛,为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建言献策,汇聚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聚焦红树林湿地修复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红树林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红树林湿地监测管理与生物多样性。通过论坛开展集中研讨,可进一步提高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科技含量,提升湛江城市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把红树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有助于湛江建设高端智库,遴选一些好的想法、学术价值高的项目。

在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方面,我建议:要做好湛江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做到宜林则林,宜滩则滩,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综合示范区,尤其是红树林种植+水产养殖耦合示范区,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红树林保护与修复任务。利用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公益平台,提高公众对红树林建设的投入性与参与性。利用好国家对营造红树林的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耦合共存:和百姓生活融合

范航清(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研究员):湛江积极探索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养殖塘耦合共存模式,这种模式的亮点在于因地制宜,将植物生长、动物生长和百姓生活融为一体,让群众能够直接看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平衡红树林种植与百姓生计,对生物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我建议湛江,在持续保护、修复红树林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来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可持续性的综合利用。比如红树林生态旅游,甚至是大健康产业等,都可以综合考虑。

生态旅游:打造成全国样板

王文卿(厦门大学教授):湛江在推进红树林等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开展退塘还林、退塘还湿等方面可积极探索。比如,在鱼塘退养时,并不是单纯地把鱼塘填平并种上红树林,其实可以把种植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老百姓的养殖进行统一考虑,适当地开展一些生态养殖。湛江是国内最具备大规模开展红树林深度旅游的条件的地方,可以将红树林水上游、生态养殖、美食等结合起来,打造成全国的生态旅游样板。

湛江要学习借鉴深圳、厦门等城市的做法和经验,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力量,提高科研水平,对红树林实现科学管理、科学修复、科学利用。

任务繁重:要化压力为动力

辛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教授):湛江红树林发现了许多在其他地方已经非常罕见的珍稀濒危植物小种群,而且目前状态还是比较好的,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

根据国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和《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25年,湛江计划营造红树林面积2813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面积1370公顷,任务很重。可以说,全国红树林的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能不能完成,主要是看广东,而广东则主要是看湛江。要将压力转化为驱动力,加大人工修复力度,在此基础上发展文旅,进一步推动“红树林之城”建设,助力湛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

责任编辑:Rex_14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