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彰显出一座城市的“修养”,也描绘着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湛江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从细微之处入手提升城市品质,扮靓“面子”做实“里子”,书写精神文明建设篇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中,湛江正焕发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
(资料图片)
霞山东新市场,环境舒适。记者 殷翊展 摄
文明牵着民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每项标准都对应着民生的方方面面。
湛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文明创建工作,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着力点,抓住“治理末梢”,下好“绣花功夫”,开展老旧小区、城中村、农贸(集贸)市场、空中缆线、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城市治理精度不断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当前,湛江已完成272个老旧小区、427条背街小巷、43个农贸市场的改造,还有194个老旧小区、66条背街小巷、13个农贸市场正在改造升级中。
老旧小区楼房墙绘美轮美奂。记者李波 殷翊展 摄
现在,走在港城的大街小巷,市民处处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明脉动”——
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赤坎区寸金街道大德路129号小区变美了,破旧墙体上绘出了精美长卷,昔日老旧小区变身网红打卡点,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情趣;
赤坎百姓惠民市场,宽敞明亮。记者李波 摄
赤坎区百姓惠民市场里120个摊位和20间商铺井然有序,通道上贴心铺设了防滑砖,市场内宽敞明亮,电子显示屏使管理智能化;新建成的霞山区东新市场宽敞明亮,全空间设置,清一色的防水防滑瓷砖铺地,市民在此采购就像逛超市,舒适愉快,“烟火气”更添文明气息;
小区居民自觉落实垃圾分类。 记者李波 殷翊展 摄
霞山区海滨西一路2号小区全方位升级改造,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麻章区民乐社区道路干净整洁,垃圾分类箱、立面筒灯、休闲凳一应俱全,越来越多人来这里休闲娱乐,居住环境更加“高级”;
改造后的开发区法院门前小公园。城市综合管理局提供
从空中俯瞰城区,一批袖珍的“口袋公园”相继在群众家门口“诞生”,市民每天“推窗见绿、出门进林”,“诗与远方”变得触手可及;
……
小区市民在运动休闲区打羽毛球和乒乓球。记者 李波 殷翊展 摄
共青团坡头区委组织志愿者入户走访,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记者刘冀城 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市民的“大合唱”。
在湛江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抹抹“志愿红”,他们是文明交通的“劝导员”,是文明宣传的“快递员”,也是城市环境的“保洁员”。他们不辞辛劳深入全市各居民小区,面对面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听取记录居民意见建议,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赤坎区寸金街道大德路129号升级改造后。记者李波 殷翊展 摄
向文明而行,创文明之城。目前,全市认定了45个市文明镇和1052个市文明村,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一批文明示范村,推进移风易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市“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不断涌现,道德模范和好人就在你我身边,点滴凡人善举,汇聚成守望相助、大爱无疆的市民精神。
霞山观海长廊红树林,鹭鸟栖树。记者郎树臣 摄
作为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湛江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批文明创建示范品牌,努力走出一条有湛江特色的文明创建新路子。红树林已成为湛江城市精神的内核与象征。
文明无止境,创建在路上。在看得见的蝶变和看不见的渐变中,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画卷正在展开,幸福逐渐成为湛江人的“微表情”。
责任编辑: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