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4月19日,湛江日报报道吴川王村港镇因地制宜,创新举措,让一块块撂荒地重新披上绿装,成为农民的“致富田”。他们尽心尽力保护耕地,书写下乡村振兴新篇章。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关系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必须切实保护好。我国人多地少,要倍加珍惜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保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全覆盖。
保护耕地的目的是充分使用好耕地。要在管数量、提质量、控用途上多管齐下。要做到耕地不能“非农化”,粮田不能“非粮化”。要建好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王村港镇500多亩撂荒地都实现复耕复种。眼下正值春意盎然的时刻,连片水稻、美味番薯、优质大豆等长势喜人。王村港镇的领导主动作为,以“效益驱动”带动撂荒地复耕复产;以乡贤回归开发,让土地“活”起来;用发展种植合作社,让土地“联”起来;聘请种农专家指导,让土地“能”起来。这些做法实在管用,适宜在全市乡村推广。
“三农”工作历来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国各地都在抓耕地保护,竭尽全力守住生命线。我们要不断创新创造耕地保护的好办法,推动这一工作高标准进行,高质量完成。如以土地整治提升耕地质量,科学调节人地矛盾,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挖掘潜力,建成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强化责任督导,把每一块农田编好号,一旦谁违规用地,村民可随时举报。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粮”的前提是“手中有田”。对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大事。
管好土地、用好土地、保护好土地,既是我们这代人端稳饭碗的现实之需,更是保住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饭碗的长远之计。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