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17日,记者在街头走访时发现,在赤坎区的赤坎江、北桥河以及南桥河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橘红色的救生圈,安放在岸边比较显眼的地方。
(5月18日《湛江日报》)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防溺水的迫切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炎炎烈日下,海边湖泊、池塘沟渠等一切有水的地方,对青少年儿童而言都是玩耍的“乐园”。过去的溺水事故,多发生于近岸浅海等公共水域,或者村镇中常见的沟渠池塘。也有工地施工遗留的深坑,一遇大雨便成陷阱。这些易溺水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防护设施,有的甚至连“水深危险”“请勿靠近”之类的警示牌都没有。因此,完善安全防护、配齐救生设施,成为大众防溺水呼吁补齐的关键短板。
在赤坎江、北桥河以及南桥河两岸,公益救生圈“上岗”,就是配齐防溺水设施的一个缩影。正如报道所言,“在岸边放置救生圈这个举措,首要提醒了大家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一个个救生圈,就是一个个警示牌,它们无言地提醒着:我们在这里可不是为了摆设好看,在这里游泳是有危险的。另一方面,就是救生圈和救生绳一般是配套出现的,遇到有人溺水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很方便地摘下来,岸边的人可以迅速携带救生圈下水救援,如果水性不好,不会游泳的人也能勇敢地抛掷救生圈营救。因此,在河岸边放置救生圈,是很有必要的。其他易发生溺水的江海湖泊、水库、深坑等周边,也应进行查缺补漏,视情况配备必须的救生设施。
报道中也提到,每个放置救生圈的架子上还写有“紧急救援 非险勿动”。既然公益救生圈已经“上岗”,那么向广大市民群众普及救生圈与游泳圈的区别,学会正确使用救生圈就很有必要。救生圈跟普通的游泳圈不一样,材质是硬塑料,浮力更大。一旦遇到岸边有人落水的突发情况,市民可以轻易拿起救生圈往水里抛,被困水里的人就能抓住并暂时浮起来,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实施救援时,要一手握住救生圈救生绳,一手将救生圈抛在落水者上流方向。无流而有风时,应抛于上风处。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岸上抛投救生圈救援优于入水救援,非专业人员须谨慎采取入水救援的方式。
从外地实践来看,公益救生圈被拿走私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媒体曾报道,2019年2月,湖南长沙一女子突然跳入河中。一位热心市民看到后,立即将近旁的一个公益救生圈抛到河中,由于距离女子较远,没起到作用,他想二次投掷时,才发现救生圈的绳索被人割断了,而附近几个公益救生圈也不见了踪影。待到救援人员调来船只将女子救起时,女子已没有生命体征。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时间就是生命,岸边的救生圈被人为拿走私用,万一有人落水的话就会耽误救援,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公益救生圈需要大家共同呵护,要牢记:救生圈是应急用的,不能私自拿去游泳娱乐。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