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来,多地持续高温。持续的高温天,让好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高温天气导致热射病等极端病例出现的新闻也屡见报端。炎炎夏日,市民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和热射病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刘炯。
防止中暑发展为热射病
(资料图片)
据刘炯介绍,该院前段时间就收治了一名热射病的患者李先生。李先生因为家里的下水管道堵塞,就到屋外修理。当时是早上9时左右,室外的气温约33℃左右。随着修理时间的延长,室外气温也在逐步升高,由于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出现身体不适导致晕厥,等家人中午外出寻找时,才发现李先生早已不省人事,家人赶快将人送至医院救治。刘炯介绍,患者送医时已昏迷,并伴有多器官衰竭,经全力抢救最终脱离危险,现在已经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
持续高温闷热天气,长时间在户外作业,会使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当大气温度升高(>32℃)时、湿度较大(>60%)的地区容易发生中暑,湛江地区就是中暑的高发地区。
而热射病则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它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刘炯解释,热射病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突然发生的,在中暑发展成热射病之前,会先经历“轻症中暑”等情况。医学上一般将中暑按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的人会感觉到口干、头晕、乏力、恶心,肌肉痉挛抽搐;热衰竭的人往往会出现低热、血压偏低等症状,但是体温不会太高,一般不超过38℃;热射病者,体温会超过38℃会出现昏迷,多脏器损伤等症状。
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热射病?
刘炯介绍,一类是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的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他们往往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另一类是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儿童、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他们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注意多补充水分,避免暴晒
刘炯提醒,在炎热的天气里要避免中暑,关键是要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环境,合理使用降温设备和适当补充水分。
除了注意室外防晒,也要警惕室内中暑。市民通常认为,在大太阳下暴晒才会导致中暑,其实这种认识是有偏颇的,即使是室内也会导致中暑。最常见的例子是,厨师长时间呆在又热又湿的厨房里干活,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也容易中暑。
尤其要注意,不要将儿童或宠物留在停放的车辆中。每年夏天都有儿童被遗忘在车里而死亡的新闻,让人十分痛心。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