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快讯 >

动态焦点:用新闻照片记录报社和湛江发展

编者按:

2022年12月25日,是《湛江日报》创刊74周年的日子。


(资料图片)

自创刊以来,《湛江日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社情民意相统一,在各个历史时期充分发挥了党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湛江报人将秉持“慎思笃行,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实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2022年2月10日,湛江日报“党报记者走工地”报道组走进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参观冷轧集控中心。 记者 李波 摄

“在岗奉献三十年”老员工代表李波:

我有幸与报社一起走过了39年,见证从周报改日报、从小报变大报,见证报社发展的重要时刻,见证报社与湛江同成长的重大事件,深感从业之路上不枉此行。

回首1983年底,我入职报社,首岗被派到编辑部电台,负责收发新华社电讯,成为当时仅有的三名收报员之一。收发室里,一台电报机滴滴地响,我们白天将一粒粒打出来的字有序编排粘贴好,晚上送给编辑部排版使用。这是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对于那个年代的出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一年后,我到了湛江日报美术摄影部,从理论到实操,从暗房到新闻现场……在那个胶片年代,每一张新闻照片都是自己一手一脚拍摄和冲洗出来的。后来,报社派我到北京商学院进修,又经常参加全国新闻摄影采风研讨,给予了年轻记者成长的平台。

1994年《湛江晚报》创刊。我将在《湛江日报》所学运用到《湛江晚报》摄影部的创建工作中。此后多年来,我一直用镜头服务《湛江日报》和《湛江晚报》,用新闻照片记录报社和湛江发展。

一路见证,报社对新闻摄影重视度极高,从传统到数码,从地面到空中,到融媒体时代设备更新不断。在摄影人才培养上,报社始终传承着“老带新”的传统,多年来我们也将从报社所学教授给年轻记者。(整理/记者 林艳芳)

用脚步丈量时代 以行动书写民情

通讯员张思燕: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之前,我经常关注湛江日报发布的新闻信息,每周都会翻看报纸,找时事、看美图、赏文学。十年前,在单位领导的鼓励下,我还向《湛江日报》投过关于安铺骑楼和油菜花的散文稿,还被采用登报了,当时颇有获得感与成就感。后来,我轮岗到了新闻室工作,与湛江日报社的记者打交道便成为了我的日常。

这些年来,跟随《湛江日报》的记者们下乡采访,我见证了新农村的巨变,体会到群众脱贫的喜悦,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前行的力量。《“廉江红橙”红遍北上广》《“蛋蕉大王”的故事》《国外淡水龙虾廉江“安家”》……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上了头版、成为头条,凝聚成鼓舞我、激励我、打动我的精神动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台风、疫情面前,《湛江日报》记者们不畏艰险,第一时间奔赴一线采访报道,用心用情践行着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在乡村街巷,在工厂车间,在田间地头……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有位老师跟我说过,用脚步丈量时代,把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文字才有温度。我会继续向媒体记者们学习,用文字编织本土故事,传递湛江好声音。在《湛江日报》74岁生日之际,我衷心祝福湛江日报社生日快乐、越办越好!(整理/记者 陈彦)

我与报社结缘50年

通讯员骆国和:

我与报社有着不解之缘。本人是报社的忠实读者,数十年来坚持不懈订报、读报。我也是报社的通讯员,情怀不减,有9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在湛江日报、湛江晚报上发表文章达50多万字。

我与报社的情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我还是中学生,喜欢看报尤其是本地区的《每日新闻》(今《湛江日报》前身)。但由于没钱订阅,便天天放学跑图书馆看报。一位父亲是科长的同学知道我如此酷爱看报,便把家中父亲已经看过的《每日新闻》,三五天集中一次借给我。尽管是“晚新闻”,我读起来仍津津有味。每逢一些大的新闻发生,为了先睹为快,放学回家途中,我便在路边阅报栏痛痛快快看个够,常常夜幕降临才回家。我参加工作后,看《湛江日报》《湛江晚报》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有某天没及时看到两报,就好像生活欠缺了什么,不够完美。在我的影响下,家人也和两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连刚学讲话的孙子,每到傍晚也嚷着提醒爷爷到信箱取报。当我要看报时,孙子便递上眼镜,自己也坐在一边好奇探望,十分可爱。爷孙同读报,大享天伦之乐。

我今年77岁,不知不觉已与报社结缘50年,订报30多年,当通讯员25年。两报伴随着我工作、学习和休闲,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我也亲眼见证了报社改革成长的历程,报纸越办越好,走进港城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读物,其质量档次在全国也有一定声誉。看到两报越办越精彩,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欣慰。

作为老朋友的我,衷心祝愿报社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整理/记者 卓朝兴)

数字化采编技术日新月异

“在岗奉献三十年”老员工代表刘青:

上世纪90年代,报社购置回第一台东方牌彩色轮转印报机,它开动的那一刻,大家都兴奋不已。从那以后,《湛江日报》和《湛江晚报》从红黑版变成了彩色版, 报社也正式迈入彩色报纸时代。

说起报社的发展,让我们振奋不已。我们老职工用青春和汗水见证了这些时刻,对报社有着很深的情怀。

1990年,电气工程专业的我进入报社印刷厂技术科工作。当时报社有两台北京机械厂生产的印刷机,不过这在当时已是相当先进的设备。我负责印刷红黑版的《湛江日报》。后来红黑报纸相续被单张彩印、双张彩印、四张彩印等取代。

1999年底,报社在业界率先采用网络采编系统,是广东省地级市中首先采用网络采编系统的新闻单位。从此《湛江日报》《湛江晚报》采用电脑排版和采编系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带来了工作方式和采编方式的飞跃发展。我从印刷厂技术科到报社网络技术部的工作,见证了这些变迁的重要时刻。

报社大约5年就会有一个大的技术更新,赋能采编的不断升级。经过持续的迭代革新,新时代报社的采编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都得到所未有的发展,相信未来也将会更加强大。(整理/记者 林艳芳)

“41年来我一直以报社大院为家”

“在岗奉献三十年”老员工代表梁小庆:

1981年,作为知青的我进入报社印刷厂工作,转眼间过去了41年。当时报社只有60多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过千员工的“大家庭”。

上世纪80年代初,报社还处于“以厂养报”的时代,我们白天印刷《南方日报》,晚上印刷《湛江日报》。

那时印报使用铅印,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来拣,排字、拼版、倒版、换字号字体,工序繁杂。现在这些都成为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报纸印刷从凸版铅印变成为平版印刷,90年代又迭代更新为激光彩印,报社的印刷技术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我特别记得,刚进报社时印刷车间正在建设,报社员工都义务去搬砖挪石,大家热情高涨参与建设。后来,印刷大楼全部建成投用。

报社从旧址搬迁到现址,从赤坎区光复路33号到康宁路17号。

41年来我一直以报社大院为家,工作在此,生活也在此。报社人感情很深,亲如一家。

在《湛江日报》创刊74周年之际,衷心祝愿报社人沿着老领导、老报人的足迹,同心协力,将报社做大做强。(整理/记者 林艳芳)

《湛江日报》启蒙了我的新闻梦想

通讯员陈菀铃:

我是岭南师范学院新闻专业的一名“00后”大学生,感谢湛江日报社给了我机会,让我有幸成为通讯员,参与到新闻报道的“实战”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我曾协助记者开展“江湛铁路开通‘特快动车’”“为红树林之城——湛江点赞”等系列报道。

《湛江日报》启蒙了我的新闻梦想。在当报社通讯员的过程中,我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更加激发了自己的学习潜力。我将来也想从事新闻行业。我希望《湛江日报》越办越好。(整理/记者 卓朝兴)

关键词: 日新月异

责任编辑:Rex_25

推荐阅读

居家防疫 安全第一

· 2022-12-24 12:39:40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icebox.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