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17日,人民网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个“3岁重孙放下玩具搀扶太爷爷”的视频,两天时间就收获了近50万次观看,5000多次点赞。2月19日,新华社等媒体微博也转发了这个视频。
据报道,这个视频发生在湛江,太爷爷刚做完白内障手术,暂时看不到东西行动不便。3岁重孙见状,一路小跑主动放下玩具上前搀扶,直到太爷爷安全坐下。妈妈进门发现孩子的行为后,给孩子点赞鼓励。温馨暖心的一幕,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除了夸赞孩子“棒棒哒”,更多网友表达了“好孩子后面一定有好父母言传身教”之类的观点。的确,孩子文明习惯的养成,要靠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湛江以各中小学、幼儿园为文明礼仪的教育基地,从小培养孩子们崇尚礼仪的从善、从真、从美品德,让孩子们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文明行动的实践者。但不容忽略的是,家长也要担负起一份责任,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成为“文明小使者”。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室,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父母的思想言行对孩子的“三观”、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视频里的3岁孩童,应该还没上幼儿园。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与孩子接触的空间时间最多,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更会被他们记住、效仿,渐成其自觉意识。
言传身教,就从身边小事做起。一句礼貌话语、一个歉意眼神、一声温馨答复,都能让孩子更加接近文明。虽说文明礼仪不可能一蹶而就,但从小对孩子不断熏陶、渗透、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和爱吃的食物,对收到不喜欢的礼物不反感,对长辈礼貌问候,教育孩子注意社会公共规范、遵守交通秩序,这些训练,配之言传身教,必能从小培养孩子担当责任,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努力成为“文明小使者”。
笔者女儿的学校,就要求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切实做到“一盔一带”,遵守交通规则、给孩子戴安全头盔、系安全带等。其实除了“一盔一带”,我们家长在接送孩子上下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一次“自测考试”。须知,你的一次随意变道、车窗抛物、违法停车行为,会淡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助长骄纵戾气,不仅给出行带来危险,更会将孩子引入歧途;你的斑马线闯红灯、翻越交通护栏、骑电动自行车走机动车道或逆行等行为,不仅将人身安全置于车流之中,更会给孩子立下心存侥幸、铤而走险的例子;你的边开车边玩手机、打电话,不仅给自己的文明形象大大降分,更会给孩子的思想中播下做事不负责任、视交通为儿戏的种子。凡此种种,虽然是不少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家长在做、孩子在看,久而久之,不良习惯就“继承”了下来。
培养孩子文明习惯,家长要多跟孩子进行精神上的互动。比如视频里,妈妈看到孩子扶太爷爷后,对着他微笑,并伸出大拇指点赞,孩子连忙跑过妈妈那里,用大拇指与妈妈的大拇指贴在一起。这就是一次绝佳的互动范例。当发现孩子讲文明的一瞬间,我们要及时给予正向鼓励,强化孩子的记忆,让孩子讲文明的好习惯培养出来。
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各位家长在把学语言、学才艺等作为早教、启蒙的同时,更别忘了传递文明的薪火,让孩子赢在讲文明的起跑线上。孩子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大家一起用文明的甘泉去滋润他们,当他们长成参天大树时,我们这个城市的文明定会枝繁叶茂。
责任编辑:Rex_20